我有家教不代表可以軟土深掘

2021-06-17 58
我有家教不代表可以軟土深掘
那天採買完和公公搭同一部電梯回家

公公:買什麼?零食喔?
'我:對,還有一些菜
公公:現在都自己煮喔?
公公:中午煮自己吃,晚上煮和XX吃是嗎?
'我:對
公公:煮飯吼,要問媽媽要不要吃,媽媽很在意這個

/
其實我挺納悶的,公公這席話究竟是出自善意地在教我如何當討喜的媳婦,還是在責備我是個沒家教的孩子。

同住一個屋簷下,平日裡我要外出覓食都會特意敲房門詢問是否要幫他們帶東西;外帶回家見他們在也會問候用過餐了沒。這些行為,我從沒見他兒子們做過。

認識先生十年,直接或間接地對公婆的了解,他們控制身材;飲食方面吃很清淡,食材很講究,食量很小,有時甚至略過晚餐。家裡甚少開伙,大多是在自家工廠煮食。

婚後同居四年來,共餐的日子屈指可數,家人之間更是零稀互動。一開始我還會問先生這樣正常嗎,到後來我也習慣了,做好我既有的禮貌,以為兵分各路就是「夫家模式」。

這次因為疫情我重拾鍋鏟,煮些簡便的原型料理,雞魚蛋都是不入婆婆眼的超市貨,菜色我自己吃的很開心,先生倒是興趣缺缺,以致我認為我的餐點不足以端上檯面,只能算是平日糊口省省餐費。

基於上述的理解或誤解,我自然沒有在煮飯前特地詢問他們是否要用餐,等他們陸續回家時我也已將廚房物歸原位。對我而言,我只是吃一頓飯,從外食改成自煮,從泡麵變成菜飯。這麼簡單因疫情所做的調適,怎麼就成了自煮自食的自私鬼呢?試問,你們在工廠煮食可曾邀請我共享?各自溫飽不是這家的默契嗎⋯⋯

如若吃不是重點,希望的是我與這個家的互動,那我只能回敬「言教不如身教,正人先正己」。同居四年來,公婆回家就往房間奔,客廳只是擺飾和堆積雜物的地方,從沒一家人坐在廳堂上。家裡及工廠的大小事我從不被匡列在告知對象中,父母就醫、購買房產、哥哥出國、大嫂懷孕等等這些消息從來我都是等事發後才輾轉知道,你們既不把我當家人又何須指責我的互動不夠像親人呢⋯⋯
/

我以為聽見我煮飯給先生吃,將他的生活打理好,公公會樂見孩子找到和自己相互扶持的另一半。殊不知觀念如此老套標準如此不一,在我面前教育大兒子「太太是附屬品」,大媳婦在你們面前侮辱兒子時卻不敢吭聲,噢⋯或是你太太知道她只是你的附屬品嗎,不過,你對附屬品倒是疼愛有加呢。
點我投稿
0
0

全部留言